close

「我拍電影,最主要是為了好玩。我把我的每部片子看成像是一個玩具、一個物件。我覺得最喜悅的事莫過於拍一部片,然後我從中重新看到童年的我,玩著陀螺。」

— 北野武 (Takeshi Kitano)

 

日本導演兼演員北野武在電影界稱為 Takeshi Kitano,在電視上的名字則是Beat Takeshi,他在這二個領域的表現也大異其趣。

日本導演北野武自八○年代起以 Beat Takeshi 之名在日本電視台主持、演出而走紅,並於九○年代開始拍片,在電影界則以 Takeshi Kitano 自稱。在電視上以連珠炮式的搞笑著稱,在他自導自演的電影裡則沉默寡言。以黑道故事為主要題材,北野武的電影混合了幽默和殘酷,對暴力的呈現簡練而直截,並以鮮明和突顯的顏色和構圖為視覺特色。黑道電影「花火」(1997)、混合童真和黑道故事的「菊次郎的夏天」(1999)等。近年來,他推出三部狹義的自傳電影(他實際上也常在電影裡加入以他生命經驗為靈感的片段),該系列以「阿基里斯與烏龜」(2008)為最後一部,影片描繪一個從兒時到晚年始終執著於畫畫的頑固男人。

 

北野武犀利的暴力美學在歐洲影壇引人矚目;他的影片也屢屢參與歐洲各大影展。今年,巴黎的龐畢度中心(Centre Pompidou)推出了以「離經叛道」(L'iconoclaste)為標題的北野武電影回顧展;同時,巴黎的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邀請北野武展出,展覽名稱即是「畫畫頑童」(Gosse de peintre)。展場中設有大型的蒸汽火車頭,持續運作著,只是為了傳動一架縫紉機,縫出一條細細的緞帶。這項裝置在諷刺藝術界的華而不實之外,火車上的名字「秀吉」則取自日本武將豐臣秀吉,北野武曾想以他的故事拍片。

 

北野武近期在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個展「畫畫頑童」中展出的油畫作品之一。

此外,在一面仿二十世紀初日本海軍部建築外觀的櫥窗裡,陳列著跟機車合體的變色龍等突發奇想的機械怪物合體,據說是日本帝國時代軍方想將動物轉化為武器所研發的計劃。和動物相關的裝置還包括巨型恐龍,北野武並提出他自己版本的恐龍絕種原因:因為牠們的手太短,無法清洗身體後部。

 

北野武在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個展中,想像了一系列日本帝國時代軍方欲將動物轉化為武器所研發的計劃。圖為他想像的河馬和魚的合體生物。

 

 

 

 

 

 

 

 

 

 

 

 

 

 

 

 

 

 

還有供民眾和兒童參與的作畫裝置,例如以內裝顏料的圓球在紙上滾動,而畫出以滴灑手法(dripping)著稱的抽象表現藝術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風格的畫作,使藝術創作徹底成為人人可動手玩的遊戲。

 

 

 

 

 

 


「畫畫頑童」展覽以更直接和具體的方式呈現北野武的世界,以遊樂園的形式喚起北野武的童年片段或各式奇想。不願意作為狹義的藝術家,北野武卻一直以他電影中的視覺純熟度而懾人。這或許呼應了他在談到本展覽時所說的:「我也受到西方藝術大師如畢卡索等的影響,但我最欽佩的,還是我當油漆工人的父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zuacd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