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的羅丹研究
http://wenyuan-online.blogspot.com/2007/11/blog-post_18.html
這篇文章雖然很長,不過寫的我很認同,也對地獄門有進一步的認識。
看過了’’羅丹與卡蜜兒’’之後對於羅丹有一些改觀了,這部片子是以傳記的方式詮釋,不過描寫卡蜜兒多於羅丹一些,我簡單介紹一下劇情,卡蜜兒從小就天賦異稟,因為受不了學校學院派的教學而休學而獨自在外租工作室自行創作,卡蜜兒的父親十分支持她創作並幫助她到她的偶像羅丹先生的工廠當學徒,栽培她希望她以後能夠成名,而母親則是一名嚴守傳統的女性,一直無法理解卡蜜兒對藝術的狂熱,家中成員中最能和卡蜜兒相知相惜的是她的弟弟保羅。當時的羅丹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大雕刻家,不過羅丹也可說是一位好色之徒,與模特兒們常常有一些曖昧的關系,不過羅丹在看過卡蜜兒的作品之後就十分的欣賞她甚至受到她的啟發,之後兩人在工作上更加的親密,私底下的感情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在這影片其中可以知道一點原來地獄之門並不是由一個青銅器慢慢的雕刻而成,而是用組合的方式,原來是由好幾件作品組合成一個門,推翻了我之前的想法,例如地獄之門上方有三個亞當,也是一個亞當複製成三個之後組合排列等等的方式。
之後羅丹與卡蜜兒兩人同居到他們的愛巢瘋堡,兩人在那自由自在的創作,不過可能是在一起的關系,兩人的創作風格越來越相似,甚至分辨不出來,在這十五年的愛情長跑裡卡蜜兒創作的作品極少。在這之後卡蜜兒要求與羅丹結婚,不過羅丹不願意離開跟陪半他多年並育有兒子的羅絲,所以卡蜜兒終就只能成為羅丹的情婦,最後兩人還是走上分手的路。
她以為自己足夠堅強可以面對沒有羅丹的獨居生活,憑藉雙手依舊能夠創造屬於她自己雕塑的美夢。離開了羅丹之後卡蜜兒又回到獨自創作的領域,逐漸脫離了羅丹的風格,她的作品具有生命的強度,強調表情而非姿勢,不同於羅丹追求戲劇性的動作。之後卡蜜兒,看到曾受她靈感啟發的羅丹日漸地功成名就,而自己的藝術成就卻只能覆蓋在羅丹的陰影之下被黑暗所吞噬,內心感到痛苦難當。更令大家不能忍受的是,她不停幻想羅丹正在進行一項剽竊她靈感、打擊她成就的陰謀。在創作上得不到大家的肯定,愛情上也得不到羅丹的愛,這種種的痛苦逼迫她失去理智,最後導致成精神病。她親手毀掉自己的作品,不在相信藝術的熱情,最後被送到精神病院終老一生。
看完了羅丹與卡蜜兒,對於羅丹有了新的想法,先不管他對感情的態度,他對於藝術的熱情是不容置疑的,而他那些為完成的雕刻品原來是受到米開朗基羅的一件奴隸像未完成品所影響,未完成的作品有無限的發展性,所以羅丹只在於重要的部位加以強調其他部分就放弱,而有些人批評羅丹為政府的案子而做藝術創作,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創作的理由,有些人為了更高得藝術成就有些人是為了營利有些人為了名聲很多很多理由,不管怎麼樣假如他的作品可以感動人心可以被大家肯定,那他為誰創作已並不重要了,而他的作品就感動了我一樣,地獄之門其中的故事有興趣可以看我最上面的網址,他寫的很長不過卻很真實的感覺,我想他對於羅丹的熱愛更勝於我,也更可以表達地獄之門之中的道理與解釋,幫助我可以讓有興趣的人更瞭解一些些。而卡蜜兒則是很可惜了,有這樣的天賦異稟,最後卻沒讓大家看到,不知道遇見羅丹是好還是壞,遇見了兩人可以相知相惜,互相得到創作上的啟發往更高得藝術成就前進,而沒遇見羅丹的卡蜜兒的創作就不會停滯不前,甚至受到羅丹的影響,最後天分被埋沒得不到當時眾人的肯定。
我想看完了這部片子對於羅丹的想法有更新了一些些,希望有興趣的人也可以稍微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