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蛻變 (13)
- Mar 08 Tue 2011 05:57
《蛻變》(chiu)
- Mar 08 Tue 2011 00:15
蛻變(琪琪)
「蛻變」一詞對於幼童時期的我大概想到的就是生物課中自然生態的一種形式一種改變,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可能就會猜想是人生中的一些大轉辨或是突破瓶頸的一種過程,「蛻變」可能是美好,可能是轉變,甚至是醜陋的經歷又或者是痛苦的開始亦是痛苦的結束。
已經多久沒有看世界文學了,愛上翻譯小說的那一刻,我好像已許久沒有接觸像這樣經典又短篇的文章,對於卡夫卡的文章,我更是第一次接觸,故事就這樣開始了,他的文字雖然都不是太困難,但背後所象徵是很有深度的,讀個一遍兩遍或許還是不能很懂意思,必須了解一些卡夫卡的生活背景,才更能與他的作品間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 Mar 07 Mon 2011 21:43
蛻變(番茄)
閱讀版本為華成出版,張燕珍譯。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卡夫卡的作品,剛開始閱讀<蛻變>時,以極緩慢的進度,參雜些許生澀痛苦的看著,因為在每小小一頁中,卡夫卡要說的事情似乎都不是字面上那樣看來的簡單直接,有許多部分是我一時之間無法理解的,總得要停個片刻去揣測作者可能要傳達的意思。故事裡面的各個人物的情緒細節,和一丁點的神經質的地方,默默的隨著故事發展轉變,有時候會由於自己的粗心而忽略過去,到了看不懂或難以會意的時候才又翻回前幾頁重看,幫助自己了解故事的脈絡發展。
- Mar 07 Mon 2011 21:32
蛻變(小蘋果)
蛻變是通過一段時期的繭封或是焰煉,涅磐的過程,現在多用於褒義,說蛻變是美好的。卡夫卡筆下的"蛻變"卻給予我們截然不同的觀感。卡夫卡被推崇為存在主義的先驅,在蛻變一文中,他使用巧妙的筆法向讀者們傳達他的理念,全文籠罩在一種既詭異又神祕的氛圍中,令我們捉摸不透,卻也引起我們不斷的反覆思考。
- Mar 07 Mon 2011 19:57
蛻變_元
蛻變,當下我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以為會是那種充滿寓意的蛻變式的成長,就有如毛毛蟲般羽化成蝴蝶一樣,或許是對於一些事物有所領悟而有所吸收,結果當我繼續往下翻頁時,竟然不是我所想的那樣拐彎抹角而不簡單,事實是主角的確蛻變成一隻蟲了,讓我想要一翻在翻下去看究竟是如何蛻變的,心情上是充滿著好奇的,一如往常的靜靜的翻開下一頁,一點也不緊張。
- Mar 07 Mon 2011 15:48
蛻變(亞臻)
「蛻變」是什麼意思?他到底想表達什麼?
我一次又一次的反覆的咀嚼著《蛻變》的文字,看似平凡的故事中好像隱隱約約的暗示著什麼,但卻我卻遲遲無法體會,直到我發現在導讀的篇章裡寫的第一行重要的文字:「兩種選擇:做你自己或安於現實。後者是一種願望的滿足,因此是怠惰的;前者是一個起點,所以是行動的。」這句話好像給了我一個閱讀方向。
- Mar 07 Mon 2011 13:53
蛻變_龜
那原本應該要是個和平日一無所異的清晨,身為家中唯一的經濟支柱,戈勒各爾一如既往準備起床,趕搭上早班的火車去工作。然而正當他自朦朧的夢中醒來,便發現有些事兒不對勁──他發現他的身體是不如以往所熟悉的。戈勒各爾眼見自己的身體變成了一條大毒蟲,最先浮現在腦海的竟然不是:「怎麼會這樣?」、「要怎麼樣才能變回來?」等,和自己切身有關的問題,反而開始擔憂起了:自己變成這個樣子,週遭的人又該怎麼辦才好?
從戈勒各爾的回想中,不難看出他的生活雖然看似充實,對一成不變的生活感到麻木的心卻不如他那滿檔的行程。他努力地工作只為清償家庭債務,並企求家人的生活能夠更上一層樓。戈勒各爾的人生充斥著如何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卻遍尋不着關於他自己的那部份。包括幾年內將債務償還完、送妹妹去音樂學校等,他以為的那些關於自己人生的滿滿計畫,沒有一項是同自身有關係的。為了別人而賣力工作,他將那些額外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或者該說是義務?)誤以為是自己的人生。
- Mar 07 Mon 2011 04:29
蛻變(禾)
蛻變是一種成長,他使一個生命好像有了一個全新的開始、全新的體會。但要經過蛻變這階段的變化,必是經過由小至大養分的累積。在小時後許多東西在自己眼前,或許都是好的,難以分辨好惡。認為每件事情都有他所存在的道理與原因。但是隨著時間的歷練,會慢慢的開始懷疑一件事情的是與否,和可能性。慢慢的認清了自己,以及更容易的可以揭發出對方的偽裝。但是蛻變過後,昆蟲的壽命也早就過了那麼一大半。
當戈勒各爾一張開眼,發現了自己的改變。它變成了一隻大毒蟲。他是一名推銷員,他為了工作,整路上的奔波、神經的消耗、旅途的勞苦以及草草草的餐餚,而犧牲掉了許多生活,甚至和人之間也少有深長的交情。他為了幫家裡的人還債,將自己每月的零用錢留下後,便全部交給了家人。除此之外他更有一個心願在暗自心中計劃著,他要將妹妹送進音樂學校以學習小提琴 。但是現在的他躺在床上 ,擔心的不是自己該如何才得以恢復成原貌,而是注視著時間。看著時間擔心著自己已經搭不上五點的火車,以及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時間累到達公司。他不是以自己為出發點,他貢獻了生命為了他的家人。而且好像迷失了自我,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活。他生存的目的好像是為了供另一個生命得以生存。 他鎖在房門裡因行動不便而出不來 ,父親請妹妹叫鎖匠與醫生時,他開心的不是自己得以被拯救,而是他可以讓上司明白自己的不便以至於不被炒魷魚。他自己將成為怎樣的人?好像已經成了一種「義務」而非「權利」在某些社會觀感的壓力下他迫使自己成為了那麼樣子的一個人,放棄了自己 。
- Mar 07 Mon 2011 02:20
蛻變 (郭齡)
卡夫卡應該是我最早接觸到存在主義文學的作家吧,記得在國中還小學六年級的時後,媽媽買了卡夫卡變形記給我,要我好好看這本書,我只問了媽媽這是什麼書?媽媽只回答我是很好看的故事,很值得看,所以我開始認識了卡夫卡。那本變形記在我印象中似乎是小孩版本,封面是吸引人地插畫,文章的用詞也比志文出版的蛻變還活潑得多了,那時候讀完只是純粹覺得是一個奇妙的變形故事,主人翁戈勒各爾好可憐等等小孩子直覺式的想法,當時的讀後感也早就忘的一乾二淨,可見那時根本只是把他當作普通小故事在讀,如今事隔多年了,在這段日子裡我也沒在去翻過變形記,直到這個寒假。
- Feb 20 Sun 2011 00:40
蛻變(寄還)
就蛻變一詞而言,對我來說它就像是玩大富翁,有機會有命運。讓我想起小時候自然課,蝴蝶與蛾這兩種昆蟲。同樣都是經過蛻變,一個可以美的驚艷,令人愛不釋手;另一個卻是醜的驚艷,令人避之唯恐不及,更何況這兩者在幼年時也都曾經被討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