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蛻變》Die Verwandlung

法蘭茲卡夫卡

 

我對這篇文章的另一個譯名有很深的印象─變形記。不知為何在圖書館看過了幾次,然而一直沒有真正靜下來拜讀過。曾經只是隨手翻翻,現在讀起來發現竟如此耐人尋味。大概是因為主角變成了蟲而遭遇到不同以往的對待,作者卡夫卡用簡單深刻的筆法描寫出這樣的心情和過程。卻讓許多讀者能深深感受到那種人間冷暖和失落的心情。

 

小的時候我就幻想過變成一隻動物,可能是狼也可能是匹馬。不過場景通常是無拘無束的廣大草原,想像自己在那一望無際的原野中奔跑。那真的很快樂,但是我真的能放手去跑而不顧一切嗎?

 

和主角戈勒各爾很不一樣的是,他不是自願想變成動物,何況還是人們見到為之生惡的大毒蟲。可悲的是他是多麼希望家人過得好,吃得飽,住的暖,為了這些原因而苦苦奮鬥著。與我單純想飛想脫離的幻覺是完全相反的狀態。戈勒各爾面臨自己一早醒來竟是一隻蟲的反應令人由心底感到哀傷,他所想到的竟是該怎麼跟老闆賠不是,來解釋他一次的「偷懶」!如果是我早就六神無主根本無法思考自己變成一條蟲之外的事了。有趣的是當你變成一條蟲,便能放下一切雜務去思考自己為何物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因此我可以假想成接下來我該怎麼辦怎麼做,到底為甚麼一夜之間我的身體早成如此巨大的轉變。這是啟示嗎?有沒有可能在解開謎團後再度變為人類呢?

 

然主角戈勒各爾在了解自己的處境時,剛開始所做的反應還是當自己是人的狀態,因此還未開始試探自我。感覺上他像是為了別人而活的,他努力工作為了維持家庭的生計,還有希望妹妹能讀音樂學校,塑造了讓他希冀活下去,有個看似遠大的人生目標來奮鬥。事實上也是暗諷許多人在盲目的忙碌工作下,忘了身為人類該有的生活,一味的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忽略了原本最重要的感受。

 

這或許可以看成是一個契機,讓戈勒各爾可以開始好好想想自己,想想曾經付出的一切。這些都是他所想要的嗎?這樣是好的結果嗎?終於可以放下一切不必再管家中經濟來源,也不用對公司的人低聲下氣,只要好好隱藏自己秘密的躲在房裡,這樣就夠了。雖然型態已經蛻變成蟲,然而人性還在。他渴望被注意,悄悄盼望妹妹每天送飯來時短暫的時光,讓他知道還有人在關心他。他的願望是這麼的渺小,他只希望家人過的好一點,妹妹可以讀音樂學校實現夢想,卻連這樣小的願望都無法達成,這讓他很遺憾。屢次他想表達他的情感,卻都被當成是具攻擊性的威脅而失敗。從人的角度來看,戈勒各爾的舉手投足都被視為敵意,最後甚至成為負擔。他因為變成了毒蟲,讓他更了解父母和妹妹的一切。他想要藉由溝通來證實自己,卻已經無力回天。這讓我覺得能表達自己的想法真的很重要,而且珍貴。人與人之間不都是因為溝通,所以才會有感情的流動嗎。

 

書一直不斷的讓我思考「存在」的價值。我想到電影《咫尺天涯》裡天使降為凡人,不斷在找尋自己的存在感。人除了要身分證,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那裡擺飾著許多證明是人類的住所的家具。戈勒各爾變成一條毒蟲,他變的不再需要這些傢飾品,相反的只是需要空曠且不檔路的活動空間。當妹妹決定要搬走房間裡哥哥以前使用過的家俱時,戈爾各勒面臨心靈上的折磨。妹妹善意的舉動,卻是將他還是人類的痕跡抹消掉。他陷在這存在過的環境下必須滿足變成蟲後的生理活動。心理和生理,哪個是比較重要的呢。

 

慢慢的,戈勒各爾從令人畏懼的形體到家人與他相處心生厭煩,最後對這樣的生活感到絕望。當家人聞之已死時,高興的程度讓人心寒。已經完全沒有任何感情在了,對「戈爾各勒」這個人的死亡沒有一絲感覺,反正是一句「這樣,我們要感謝神了!」來表達他對戈爾各勒其實是恨不得趕緊揮開。他或許沒有想過,可能是神讓戈爾各勒變成這個德行來考驗人間冷暖的。

 

身為一家之主的爸爸最擔心的是家庭的門面,無論如何都不希望戈勒各爾出現在世人的眼前。每次他做出越舉的動作,就毫不留情的責打他,好像當成畜牲一樣。而辛苦懷胎十月的媽媽,也無法讓我感覺到母愛的存在。文章裡在人情味上極其淡薄,那種應該要有的情緒似乎都被壓抑住或是遺忘了。卡夫卡用極度荒謬的故事劇情,並且不加上個人感覺的寫法讓讀者自行思考。閱讀後會很深很重的思考,人生如果沒有目標,只是為了別人而生活,那麼乾脆變成一條蟲算了。

 

當親情,人的第一道感情都好似渾然不存在時,那麼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戈勒各爾最後也因為看透了被世間遺忘的痛苦,帶著淡淡的憂傷慢慢消失在塵世。他死了沒有人替他感到難過,我想這大概是最最悲哀的事了吧。

 

回過頭來,我的家庭是這樣可愛又美好,讓我感到誘人的難以遠離他鄉。曾經離去才懂的珍惜,因為有距離,所以每次的見面都何其珍貴。「蛻變」一詞不再是體態上的改變,而是身為人類該有的自覺,提升了、轉變了,最後終於可以獨當一面,成為生心靈都不同於以往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zuacd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