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於20世紀的前衛藝術洪流下,立體派劃破了畫作的結構,在碎狀的圖像重組出二度空間型態,歷經百年歲月推演,立體派畫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及夏卡爾(Marc Chagall)的作品,至今仍深具前衛性,並透過世人的保存及推展,在不同的時空狀態下,持續醞釀出對當代的影響力,兩者在畫作及雕塑中,運用多樣媒材及手法,創作出遊走平面及立體觀感的作品,展現出綜合立體主義(Synifhefic Cubism)對於創造獨特意象的探索。

 

立體派的觀念與技法除了應用在畫作上,在畢卡索極具創作突破力量的1912年到1914年,使用的媒材與技法跳脫靜物畫範疇,雕塑出「立體」的革命意義,也衍伸出了綜合立體主義 形式。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即將在二月開展的「Picasso: Guitars 1912–1914」特展,側重於畢卡索運用紙板及鈑金製作的吉他雕塑,突顯當時他對於材料及結構的創新,並集合約70件畢卡索的立體物體、繪畫、混合媒體繪畫和照片等作品,以一系列「沉默」的樂器,突顯出綜合立體主義時期的畢卡索,以幾何圖形取代細碎解構的創作進化。

左圖:Pablo Picasso│Guitar 1913

右圖:Pablo Picasso│Guitar 1912

Photo credits: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

早在70年代捐贈給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畢卡索 作品「吉他」(Guitar), 現今不僅再度成為展覽主角,也再次聚集藝術思潮演變的話題。在1912年10月至12月間,畢卡索創作了第一個立體吉他雕塑,他將手邊的紙板、板金、繩子與電線等非傳統的雕塑材料,加以切工、摺疊、膠合起來,投射進立體派的觀念,拼湊成在畢卡索創作中常見的吉他形體 ;在其他類似的作品中,畢卡索也應用紙板、報紙、壁紙、樂譜和沙子等材料 。由於吉他主要材質為紙,畢卡索在1914年時再與以板金補強,使這把「吉他」更耐久。

  1.  

Marc Chagall│I and the Village 1911

Photo credit:Allie_Caulfield via Flickr

諸如 「吉他」這類的作品,都曾短暫出現於畢卡索的立體派創作生涯。 在這個時期的其他作品如「Man with a Hat and a Violin」、「Siphon, Glass, Newspaper, and Violin.」、「Head. Céret」,皆可發現除了以吉他、小提琴及薩克斯風為形體描繪出的作品外,畢卡索使用大量半圓形的線條。 從70年代甫進入立體畫派領域的夏卡爾(Marc Chagall),在他知名的油畫作品「I and the Village」中,也同樣可以見到優美的半圓形線條,並且多了分野獸派狂野色彩,以一種極度平面化的立體畫風,畫上東正教教堂、自己與牛的側面身影,製造一種絕對衝突的視覺與感官經驗。

 

畢卡索曾稱夏卡爾一定是「腦袋住了一位天使,才能如此了解色彩,畫出這樣溫暖的作品」,夏卡爾情感豐富,在巴黎受到立體派及野獸派浸濡,作品與家鄉、花束、戀人及動物主題相關 。在二度與三度空間中,畢卡索開創了前所未見的風格,後起之秀夏卡爾更將此畫風注入更多隱喻及溫柔情懷,在圓弧形的線條使用下,被拆解的物件反而比直線條擁有更廣闊的想像,傳達出無聲的影響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zuacd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