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熾愛》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瀰漫著一股蠢蠢欲動不安的氣氛,所有沉重的問題都隱藏在清淡故事的底層,隨流暢的節奏緩緩浮現,以細膩的手法,淡淡地道出友情、愛情及親情,深深地撼動了我的心。

 

    片中劇情描寫了不同種類的愛情,囊括了:異性戀、同性戀、暗戀以及外遇出軌。異性戀雖然是普羅大眾所能接受的愛情觀,也是大眾所認為最正常的愛情觀,但要小心的是甜滋滋的愛情背後,戀人有可能移情別戀、夫妻的誓言可能遭到違背。這些在愛情道路上的種種問題難道同性戀就沒有嗎?答案是肯定的!有的~但是同性戀除要要面對這些問題外,還需要有更大的勇氣,來面對大眾的輿論撻伐與親人的排斥,其實是很不公平的!我覺得不論是異性或同性戀,都是情感上的交流,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異。愛情一個是無法教導的人生課題,必須要親身經歷才能體會到的,所以人生中來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也就夠了!就像羅倫佐所說的:「我不喜歡驚喜、或驟變。多希望這一切能永遠不變,雖然我明白,人世間沒有永遠這回事。」他與達維的戀情雖然遭到他父親的不諒解,但沒有永遠這回事嘛~所以最終他的父親還是接受了他的性向。羅倫佐的父親在他出櫃時,並沒有把他趕出家門,可以看出羅倫佐的父親雖然排斥兒子的性向但還是想維持他們的親子關係。在羅倫佐陷入昏迷時,他的父親趕到醫院探望,並到羅倫佐的住處參觀,顯現了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也藉由認識兒子的生活環境,開始分享兒子的真實生活。

 

    我最喜歡的片段是羅倫佐的繼母與塞吉歐的對話。羅倫佐的繼母問塞吉歐:「他快樂嗎?」塞吉歐說:「他總是帶給他周遭的人歡笑。」羅倫佐的繼母說羅倫佐的父親無法接受兒子的性向。塞吉歐說:「問題不在於接受與否,是一種分享的感覺。」這段話充分說明了羅倫佐的為什麼總是替別人著想、不吝於付出感情以及這群朋友的情誼為何如此的緊密。羅倫佐因無法與家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因此選擇離開;他在這一群朋友身上找到了歸屬感,他們不只是接受,而且一起分享生活的點點滴滴。我覺得與人分享的這種感覺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因為這就相對於沒有人可以分享時的那種落寞的感受。並且我覺得這是《熾愛》這部電影的一大關鍵要素,使整個劇情能繼續發展下去。

 

    另外,在醫院裡,畫面呈現藍色調,隱約透露著在那憂鬱、凝重的氣氛下,每個人都面對不同的困擾,即使外在看來平靜,內心還是承受著各種痛苦和壓力。羅倫佐驟逝後,蘿貝塔是這群友人裡,唯一一個沒有踏進火化場見他遺體的人。我想那是一種自欺的方式,來使自己相信他永遠不死,永遠如昨。進火化場的那個片段所撥放的音樂不改它輕快浪漫的風格,使得相當沉重的氣氛在輕快的音樂中取得平衡。面對生離死別的重創,這群朋友間彼此扶持的力量是人人所稱羨的。不過在這一路上,他們面臨了十分難解的議題:對人生的迷惘徬徨、愛情消逝後的婚姻危機以及友誼的分寸難以拿捏…等。面對這些問題,每個人處理問題的態度各有差異,有的迂迴逃避、有的正面迎擊,身邊的至親好友即使擔心,卻未必幫得上忙。在這些碰撞、磨合當中,發展出一套屬於他們的相處模式是讓我所羨慕的─真誠、直接。人與人的相處最需要的就是真情對待,尤其是朋友間有什麼說什麼,不必隱藏自己的想法、感受,並且在你傷心難過時,替你加油打氣,這就是所謂的友情。片中的妮維爾是我所喜歡的角色,她直爽的個性,也許在快言快語中會傷害到人,但這就是身為朋友的功用。當自己陷入困難、難題時,人家說旁觀者清,她的一語道破,會是把已經深陷泥沼中的你救出來。而她愛替朋友打抱不平的個性,說難聽一點叫雞婆,說好聽一點叫熱心。但就是這股力量在我們的背後默默地支撐著,才能使我們不會感到孤單、寂寞。

 

    《熾愛》這部電影沒有華麗的劇情,並沒有激情的床戲,也沒有赤裸裸的告白,它只有縈繞在生活周遭的真情交流。這種從日常生活中取材的電影,愈是能讓人折服,因為片中的劇情就是生活中時常上演的劇碼,所以能帶給觀者更大的衝擊。Ferzan Ozpetek這種若有似無、平淡中見張力的拍攝手法,使整部電影除了只看到影像的表面外,其內在有更深層的意義,讓人在看完後慢慢的咀嚼、消化,慢慢地領略隱藏在其中的道理,像是餘韻不斷徘徊於腦中。羅倫佐說的話一直繚繞在我耳中「我不喜歡驚喜、或驟變。多希望這一切能永遠不變,雖然我明白,人世間沒有永遠這回事。」世間真的沒有永遠這回事,我們永遠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所以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做讓自己會後悔的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zuacd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