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與波特萊爾的作品接觸是在肢體美學的表演課上,也藉由此次讓我對波特萊爾的作品《惡之華》中的文章印象深刻,我們利用身體的轉動、變化並且結合肢體美學課中所學的肢體動作,將《惡之華》中的作品詮釋出來,還記的大一的時候,為了想表演動作所以並沒有好好咀嚼波特萊爾詩中的優美和那莫名的孤獨感,說真的我覺得波特萊爾的詩並不是那麼好懂,但將所有的詞句串聯在一起,套上題目就得經由仔細的琢磨一番,才能了解在這中間,波特萊爾想表達的或是我跟他之間的一種關連性,當然在生命中所經歷過的事件,更會讓我跟波特萊爾的作品有不同的想法和連結。

  看完波特萊爾的作品,會讓我有種莫名的沉重,雖然有時候我沒有很懂他所要表達的悲哀、痛苦甚至是嘲諷,但總覺得再他故事的背後有一種孤寂的感覺,或許是他的童年遭遇,讓他作品都有淡淡的惆悵感。雖然我並不是很喜歡「悲」所帶給人的感覺,但是現實生活中自己的內心,卻真的有一部分是和作者那淡淡的憂傷有所連結的,波特萊爾對於場所的鋪設,就如同在一個攝影棚裡,你一一將所設定的人、事、物,設定好那麼的真實,你可以感受在這其中的氛圍。

有時候我覺得《巴黎的憂鬱》這本書,並不一定要從第一篇看到最後一篇,有時候隨著當下自己的心情,選擇幾篇閱讀,會更能融入那種情境,曾經有位老師跟我說,他喜歡在看完波特萊爾的作品後來作畫,有時候他甚至喜歡將波特萊爾詩中的情境融入在他的畫作中,那位老師由於婚姻不是太理想,自己卻非常喜歡在畫中尋找自我,當然他閱讀的書籍各式各樣都有,他喜歡在深夜的孤獨裡,慢慢跟著文字尋找另一種自我,他的這種生活方式讓我覺得和作者波特萊爾的那種孤獨感有些許的相似處。

 

在「孤獨」一篇中,當然孤獨可能是危險的,但有時候孤獨確是必要的,或許這也是一種和自己相處方式的探討,孤獨兩字雖然簡單,他所包含的意義卻是廣泛的,可能是與自己的孤獨或在人群中感受到的孤獨,但可能也是因為我自己比較不能接受孤獨的感覺,又加上那位老師曾分享給我他看待《巴黎的憂鬱》這本書的感覺,所以對這一篇文章有一些共鳴,雖然並分所有的感覺都來自於文章中所提及的孤獨,但我覺得看詩篇和故事就是有這種不一樣的享受,若是故事在你看的當下,大部分的人會選擇照著故事的大綱,一路和作者前進,但詩篇通常不會太長就以《巴黎的憂鬱》來說,所以我可以在看完的同時或是在吸收詞句的當下,使自己的腦中浮現自己的經驗,我喜歡那種看完詩篇後,能在腦海中憶想的氛圍,我覺得那種感覺是微妙的,是有別於一般故事小說給予我的感受。

另外在「人群」一篇裡,同樣的也是提到孤獨的感覺,但這讓我想起安全感的需要,波特萊爾說那種歡樂是封閉得像一隻箱子般自私的人所沒有的,但換個角度來看,有時候部分的人或許是因為心中缺乏安心的感覺,所以不容易在人群中表現自我,並非他們自己願意將自己封閉起來,然而在人群中所能得到的又是另一種感受。詩人、著者就有如導演一般,可以隨意的做自我或他人,這大概也是寫書的作家們和詩人們很享受在自己的文筆下和安排的角色下遊走的原因之一。

對於波特萊爾在詩詞中所用的字眼,或許是我這一生都不會親筆寫下的意象或詞彙,但在《巴黎的憂鬱》中,卻讓我自己可以很真實的感覺到,而我覺得波特萊爾是個有點愛幻想的人,這一點讓我自己跟他有些許的連結,雖然在幻想世界中的一切都是虛無的,但這就一如夢一般,曾經出現在自己的腦海中,就算他是不可能發生的。在波特萊爾的文字間有蠻多給予人高傲的感覺,但或許這也是一種他表達自我心中孤寂的方式,如果要說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憂傷,那或許用「孤獨」更加適合,我也很開心自己能在除了第一次和《惡之華》接觸後能再度與波特萊爾相遇的感覺,是如此的不凡、不同,雖然不是那麼的淺顯易懂,但也算是另一種生命的體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zuacd1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